
饮食健康小常识健康饮食,饮食健康小常识健康饮食教案反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饮食健康小常识健康饮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饮食健康小常识健康饮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食育概念界定
食育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饮食教育,指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促进人们学习与饮食相关的知识,养成有关饮食的正确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实践健康的饮食生活,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二是通过饮食开展教育,即借助与饮食相关的活动及实践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教育,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人性。
一个人在正常饮食之外,还有必要喝牛奶吗?牛奶喝与不喝,对身体有何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补钙要多喝牛奶,包括电视里的宣传页往往是这样,那么,我们如果正常饮食还需要额外喝牛奶补钙吗?
其实,喝牛奶不管是对于老年人还是小孩的骨骼发育都没有什么帮助,这是美国医师医药责任协会发布的一条重磅消息!甚至说如果每天喝一杯牛奶患上疾病的概率将提升15%!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喝牛奶越多的地区,骨折情况反而愈严重。这是不是很讽刺?!
说道补钙,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在我们的身体中钙有99%是存在于骨骼之中,有1%是参与各种生化反应,另外,不是所有吃进去的钙都能补到骨头上,绝多部分是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还有很多人甚至因为乳糖不耐受出现腹泻的情况,据统计亚洲人有80%以上的人有乳糖不耐受症状,这样的后果就是,我们学者西方人每天喝牛奶,却每天受着乳糖不耐受带来的腹泻、***等不良的反应,越喝身体越差,越差越喝的循环。
其实,很多牛奶并不是含钙量最高的食物(每100克含约120毫克左右钙),很多绿色蔬菜中的钙含量比牛奶更高,甚至高达3~7倍,并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基本上只吃蔬菜就能满足我们每日的钙需求,想想上个世纪老百姓天天吃五谷杂粮吃蔬菜,也没有那么多人缺钙,老年人也很少有骨质疏松,反而是一大把年纪还骨骼硬朗,还能下地干活呢,不觉得很值得思考吗?
牛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钼。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牛奶具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之功效。平时喝着挺好。
不过平时饮食尽量不要吃不健康的零食和饮料,这样不管你怎么喝牛奶对身体也是一种伤害,要养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选择健康的零食和饮料来补充每天的营养。特别是正在长身体的儿童。
我们厂子做无任何添加剂的果蔬汁,完全是原料萃取的,配料只有纯净水和原料,平时饮食应该多选择一些纯粹的食物!
一个人在正常饮食之外,不必添加任何额外的营养。但是前提是正常饮食必须全面而均衡,品种多样,当然,牛奶也是众多丰富的正常饮食中的一分子。
牛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钼。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种类复杂,至少有100多种,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所以,牛奶除了是一种优质蛋白质来源外,也是人体摄取日常所需很多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
但是在喝牛奶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牛奶的选择
1 纯牛奶
全脂的脂肪含量是30%,半脱脂奶的脂肪含量大约是15%,全脱脂奶的脂肪含量低到0.5%。但是脱脂奶从口味到口感一定不如全脂奶,脂肪才是美味的来源,这真的是鱼和熊掌喽~
应该是没什么帮助的。前天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内蒙那里的小孩一天不知道喝了多少奶制品,并且他们那里的奶制品的等级也比咱们别的地方高,也有很多小孩个子不高。喝纯奶能长高,纯粹是奶企为了适应妈妈们的焦虑而喊出的口号。
一个人正常饮食之外,还有必要和牛奶吗?牛奶喝不喝对身体有没有影响?不喝牛奶会对身体有影响,我们每个人[_a***_]每天都喝一杯牛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每人每天摄入300g的牛奶,这是中国营养学会根据我过国人身体健康制定出来的饮食建议,推荐我们摄入奶类,主要是因为,奶给我们提供的主要的营养素是钙,对于我们身体来说,我们每天需要摄入800mg的钙,而我们日常的饮食当中,钙的摄入量远远达不到这个量,即便是每天喝牛奶,也未必会摄入到充足的钙,因此牛奶就显得更重要了。
一盒240ml的牛奶可以为我们提供80-120mg的钙,每天一盒牛奶,外加一小盒100ml的酸奶,刚好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量。尤其是年龄到35左右的时候,更需要每天充足的补充钙质,人体在35岁时身体的钙达到人体的峰值,35岁以后钙人体的钙开始走下坡路,吸收的越来越少,但是流失的却越来越多,所以牛奶对于35岁以后的人更加重要。
除了喝牛奶以外,补钙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芝麻酱/豆制品/虾皮以及动物肉等等,饮食足够均衡,就能尽可能补充充足的钙质,不喝牛奶的人比喝牛奶的人会增加很大骨质疏松的风险,就把牛奶作为上午或者下午的加餐来食用吧,还能帮助控制体重。
什么是营养?
科学营养在于“科学”两字,不是说哪种食物营养营养好,或者哪种食物贵,就拼命吃哪种食物。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水),只要每种营养素都均衡摄入了,就是科学营养。具体这些营养素通过哪些食物来摄入,需要摄入多少,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来饮食即可。
婴儿出生后,首先是呼吸,其次是吸乳,呼吸和吸乳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也就是说,呼吸和吃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基本需要,吸进体内的氧气和吃进体内的食物是维持人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这最基本的物质就是营养物。
营养,就是人的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人体的组织器官、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维持人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保健防病的过程。维持这个过程平衡运转、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物质叫营养素。
营养素,是人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需要的物质。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生理功能、体力活动和健康所需要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共六大类。这些营养素,有一部分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而不能在人体内合成,这部分营养素叫‘’必需营养素’’。还有一部分营养素可以在体内由其他的食物成分通过代谢过程转换生成,不一定需要从食物中直接获得,这些营养素叫‘’非必需营养素‘’。
不管是必需营养素,还是非必需营养素,都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离不了的。
除了营养素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的其他成分,如膳食纤维和很多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成分对人体来说都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
营养,是我们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素以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与方式。
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各种不同食材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不同。
人体的健康情况及对营养素种类和数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食材,并能根据不同食材的不同性状选择合适的烹调方式,这是真正的科学营养。
但是,一味只追求营养会失去很多生活情趣,只讲求口腹之欲会影响健康。
所以,营养饮食一定要与生活情趣紧密结合。
这也是为啥大家都需要挤点时间稍微学习一下营养基础知识和烹调基础知识。
因为,科学的营养一定是以美食为依托的。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儿科乔荆副主任医师介绍:
人只有营养充足、均衡才有可能健康成长,营养是肌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料,以维持生命的整个过程。人所吸收和利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营养素,一共有七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称为三大营养素,另外四种是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叫作巨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叫作微量营养素,可以看,巨量营养素里蛋白质是需求量最高的,高达20%,脂肪占到15%,糖类占到2%,微量营养素中维生素占有1%,矿物质占5%。
要特别注意的是,水占到55~65%,所以水也是营养素,大家不要小瞧喝水,通常人生病了,旁人都会说要多喝水,有的人认为喝水没什么用,其实水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素,保证体内有足够的水,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我是北京卫视《养生堂》特邀营养专家于仁文,专职营养工作20多年,每天都要无数次面对这两个字,这是我的专业所在,也是精神所在。
营养这两个字是名词也是动词,就这个词而言,营:寻找、谋求的意思,例如古时所谓的营生,就是寻找谋生的手段;养:养分、养料,指的是食物中的养分或者可以养生的食物精华。
1️⃣营养和营养素是不同的两个词
很多人认为营养通指的是食物中的某某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其实营养和营养素并不是一个概念。
营养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广义的词,包含动词和名词,而营养素全都是名词。
2️⃣营养随着健康状况而变化
营养针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比如瘦人也许需要更多的热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而胖人也许更需要低热量的食物,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样,糖尿病人、高血压或高血脂的人以及痛风或癌症的人所需的营养也有差别,适合你的未必适合隔壁老王。
3️⃣营养需求随着经济条件而变化
在经济匮乏的年代里,食物不能满足生理需要甚至生长发育需要,最容易出现的营养问题是蛋白质营养不良,所以我小时候鸡蛋、肉都是高营养的食物;而40年之后,物质极大丰富,每天都可以吃的比过年还好,蛋白质已经严重超标了,大多数人此时最缺乏的却是蔬菜、水果、菌藻类、薯类杂粮等低热量、低蛋白、高纤维、高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饮食健康小常识健康饮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饮食健康小常识健康饮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tfrtc.com/post/57071.html发布于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