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细运动的健康指导策略,精细运动的健康指导策略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精细运动的健康指导策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精细运动的健康指导策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宝贝处在动作敏感期,我该怎么做?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宝宝的动作敏感期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身体动作,比如走路,二是手上的动作,比如握东西、抓东西等等。
而一般,身体动作的敏感期一般为1到2岁,而手上的动作敏感期一般为1.5岁到3岁之间。
当孩子到了1岁半左右进入手上的动作敏感期时,妈妈应该多帮助宝宝用小手感知这个世界,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那么当宝宝处于动作敏感期时,妈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教宝宝数手指头
1)爬行敏感期(7-10个月)喜欢在地上爬,追逐运动的玩具,喜欢爬楼梯。
2)行走敏感期——准备期(7-12个月)在此期间,孩子最喜欢的动作就是站在大人的腿上,让牵着手或架着他,在大人的腿上跳跃着;或者拽着他的衣服和双臂,尝试着用脚尖在地上行走;几个月后,宝宝开始扶着东西走路。这一切都是为行走做前期的准备和预热。
3)行走敏感期——行走期(13-24个月)喜欢到处爬、到处走、到处抓、到处翻。独立走完眼前的路或楼梯是处于行走敏感期孩子的共同愿望。可以说学会走路对孩子来说是第二次降生,因为行走能力的发展促进了独立性的发展。而且,行走扩大了孩子的活动范围,给予孩子更多的认知机会,他们的感知经验也因此更加丰富。
4)手的敏感期(0-6岁)当孩子第一次有意识地向外界物体伸出他的手时,他对世界的探索就开始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于手指头上。”因为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所以手的动作,尤其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
●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开发孩子的智力。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训练小肌肉,尤其是手眼协调能力的玩具,比如皮球、积木、插塑、橡皮泥、拼图、七巧板、珠子、剪纸等,让孩子通过拍、插、捏、揉、摆、拼、穿、拨、剪等各种动作来操作玩具,发展智力。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抓住孩子爱动手的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整理玩具、系扣子、用筷子吃饭、抹桌子、扫地、帮助妈妈择菜等,既培养了手部动作的技巧,也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中班幼儿精细动作包括哪些?
精细动作一般是指手上的动作 如捏、握的动作 屈的动作、旋转的动作 还有托、扭、拧、撕、推、抓 刮、拨、压、挖、弹 鼓掌、夹、穿、抹、拍、摇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区别!
1.精细动作和大动作都属于宝宝的动作技能,即需要身体肌肉活动的行为。
2.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是紧密配合的,因为很多人体的活动需要同时协调运用这两种技能。在宝宝3个月大时,你可能会注意到他躺着的时候把双手放在胸前(即大动作),然后玩手(即精细动作)。
3.要帮助宝宝精细动作和大动作的发育,你应该观察宝宝使用自己的手指、胳膊和腿的方式,然后给他提供其他按相似方法活动身体的机会,也许是给宝宝另一个玩具,或让他换一个位置玩,来增加一点难度。 以上就是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区别了。
新生宝宝大动作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分别是什么?
大动作是指宝宝的三翻六坐八爬,三个月翻身,六个月坐立,八个月会爬,一岁左右走路,这都算大动作的训练,精细动作是指手抓握的能力以及手指对捏,五指分开合并等细小动作的练习,比如套圈游戏,把豆子一个一个的放到容器里,翻书,撕纸,画画,从划线开始到画物品,后期三岁以后的折纸都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希望能够帮到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精细运动的健康指导策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精细运动的健康指导策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tfrtc.com/post/32013.html发布于 202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