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干预亚健康文献,运动干预亚健康文献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运动干预亚健康文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运动干预亚健康文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每天坚持步行1万步,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一、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前几年徒步暴走非常盛行,每周晚上一次,强度大约20公里,时间3小时左右。一大群人排着队,举着旗子,又说又笑,场面非常壮观。我参加了小半年,开始减脂减重效果确实不错,结识一大帮朋友,心情很好 ,每次参加也都能坚持下来,但不久就放弃了。后来从科学锻炼及养生的角度开始反思,适合自己的距离才是最好的,健康有益的锻炼方式才是长久的。
同样一万步只是个“数字”,多少因人而异,无所谓好与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身体素质底子基础不一样,如何选择好合适的量,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所谓开走有益,就是如此。
三、走路健身的益处:
1、普及率高:走路***都会,不受场地时间限制,效果立杆见影,只要你能加入并坚持下来,对身体好处多多。
2、增强体质,愉悦心情,减缓压力。尤其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体力劳动少了,坐的时间长了,饭后经常出来走一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3、提高身体素质。健身走路可以提高人的心肺功能,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走路可消耗多余的热量,对减脂瘦身也有很大的帮助,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每一个人。
四、走路过量对身体容易造成伤害:
一是走路姿势不正确,走的路程太远,时间长了对膝关节踝关节伤害比较大。二是运动量过大,身体恢复不过来,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其他疾病,从而失去了锻炼的意义。三是走的时间过长,尤其是晚上,神经系统容易兴奋,休息不好,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
五、几点建议:
1、准备走路锻炼的朋友,最好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及宽松舒服的运动服。
2、选择空气好、车辆人流量少的地方,像公园、体育场等地,注意行走安全。
3、准备走路之前,压压腿,活动一下关节。走完做好放松拉伸,有时间多泡泡脚,缓解一下脚部的疲劳。
4、根据年龄身体状况,把握好锻炼的度,养成一个锻炼的好习惯。
总之,一万步也就是七八公里的距离,对于有点锻炼基础的人,能够坚持还是没问题的。每天走路一万步是好是坏,要用锻炼的效果来衡量,坚持走好自己的路,拥有一生的健康。
每天能健康快步走,锻炼身体是好事。至于是不是要走一万步。这要看自己的身体而定。如果感觉自己的身体还行。能走一万步。也不是那么吃力。就多走几步。总的来说锻炼身体也是一个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坚持对身体都有利。
每天走一万步,这是谁规定的?为什么是10000步,而不是9999步,而不是8888步?这是谁规定的?有什么出处?今天张大夫查阅相关文献,解开这个密度,告诉大家真相!
大家可能都想知道这个每天被奉为神明的10000步,到底是哪里来的?是哪个医学会推荐的?今天张大夫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说清楚。
张大夫为此查阅了一些文献,也没有找到明确的出处。反而是一篇报道说10000步这个数字可能是来自于一场日本的营销。这话要回到上世纪的1965年,日本的一家钟表仪器公司发明了一种叫做“Manpokei”的计步器,而这个名字在日语中的谐音就是“一万步”。该公司之[_a***_]选择这个数字,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1万这个日文数字,形状看起来像一个行走的人。
一万步就此而来,后来也就莫名其妙的被大肆使用,但是具体出处实在是没有太多科学依据。那么,医学界关于运动是如何认识的呢?在这方面比较权威的组织是美国心脏协会,这个医学组织比较推荐的运动量是中等强度运动每周150分钟,也就是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每天,每周至少做5次;高强度运动每周75分钟,也就是25分钟高强度运动每天,每周至少3次。这里并没有提到必须走一万步。后期的很多研究显示,如果单单按照走路步数来算,一个没有运动障碍的普通人,可能每天需要7000步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这个数字来自于2005 年的《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
其实,最近的一些研究也都提出,对于那些有行走障碍的人,或者每天1万步可能产生运动伤害的人来说,除了走步还可以选择其他运动方式,比如说游泳、骑车等等。同时,对于那些平时不能走到1万步,即使是走2000步,也比坐着不动要强很多。说白了,只要是动起来,就比坐着不动强,倒也不一定非要是一万步。
其实,涉及到运动,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融合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下面张大夫给大家提几个小的建议:
1、尽量少开车,多多走路和骑自行车,看似不排场,但是很健康。
2、下班后多去健身房,少去应酬喝酒,看似没本事,实际活得长。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健步走的好处有很多,可以提高体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促进睡眠,帮助减肥、减糖、降压,维持心肺功能健康,预防骨质疏松,促进新陈代谢、预防便秘等情况的发生,对于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我们走路不应该局限在追求步数的多少上,并非走的步数越多就代表越健康。如果不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去适当锻炼,反而还会伤害到身体的健康。
《黄帝内经》中有讲到“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如果过度运动的话,不仅会造成体力透支,还有可能伤害到我们的肌肉、关节、肌腱。有案例显示,由于“暴走”导致关节损伤、滑膜炎等问题的人群不在少数。因此,每天走步,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年龄、运动强度来量力而行。
每天的运动强度,建议以“微劳、微适、微汗”三个原则为标准。简单讲就是感到微微出汗,有些许疲惫感或喘息,但稍事休息即可恢复精神,并且全身舒畅的感觉是比较适合的。
每天走1万步以上,是没有好与坏之说的。身体正常的人,基本都是不会有什么坏处的。这是个智者见智的问题,是一个没有具体标准的问题,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每天走多少步,是因人而异的。人的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各方面因素不同,走路运动的步数也是不尽相同的。
每天走路1万步以上,对于一些年龄不是特别大,身体健康的人,是绝对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其实也是一个比较适中的运动量。但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年人、膝关节有伤痛的人、体质特别虚弱的人来说,运动量可能就有些过度了,对这些人还是不建议走得太多的步数。
无论是任何人,每天走步多少,都是要自己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掌控走步距离与时长。可以是一次性走完一天的运动量,也可以是分上午、下午,两次完成一天的运动量,以自己感觉不是很疲劳为适宜,自己掌控就是了。
总之,不必过于纠结每天走路多少好与坏的问题,大多数人每天走1万多步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对身体是绝对有好处的。具体走多少步,自己感觉适应就好。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也欢迎评论留言。
运动和健康是否有必然关系?
我认为运动和健康有必然的关系,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心情舒畅;运动能陶冶情操;运动能瘦身塑形;运动能美容养颜;运动能延年益寿;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利于机体垃圾和毒物的排泄。适量的运动对健康起到促进作用。但运动要因人而宜,根据自己的身体能力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身体弱者选择一些缓慢轻柔的运动,如旅游,慢步,太极,瑜伽,身体强壮者可选择运动强度偏大一点的运动,如游泳,爬山,跑步,打球。无论什么样的运动都不可超负荷,适可而止,过量运动可加重心脏和关节负担,对身体不但有益,反而有害。
运动和健康存在必然关系,但前提是适合你的运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生活的压力都在增大。致使我们现在很多人存在亚健康问题,如果这时我们不加理会,那我们病倒是迟早的问题。那这时很多人都想通过运动来增加自己的抵抗力,增强自己的体质。我们会去网上查一些资料,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来制定一些专业的运动。但网上推荐的运动不一定完全适合你。我们需要自己去尝试去体会,这项运动是否适合你。下面我推荐几个运动,基本适合我们每个人。
1瑜伽
提到瑜伽,大家第一印象,这不是女人做的运动吗。我想说这是错误的理解。瑜伽适合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精神全身心的放松,有助于适放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而且瑜伽可以让我们的身体血液循环加快,也对一些慢性疾病有缓解的作用。譬如心脏病。那如果你想建议瑜伽,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几个动作来长期坚持,只要你长期练习,体质一定会增强。
2太极
提到太极,有的人又会说这不是老年人的运动吗。但是我想说的是太极同样适合我们每一个人。长期练习太极,可以改变我们浮躁的心,改善自己的脾气秉性。再增强我们的体质的同时,也可以锻炼我们的心性。我们可以找一些简单的动作来练习,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效果。
说起运动,年轻人都喜欢健身房,可是我们工作了一天已经很疲惫了,哪有体力去健身房。同时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也会伤害我们的身体,根本就达不到我们增强体质的目的。那么瑜伽和太极,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运动量,同样可以达到我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改善我们的坏脾气。好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项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运动干预亚健康文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运动干预亚健康文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tfrtc.com/post/19799.html发布于 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