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保密合约-学校心理咨询保密协议

本文目录一览:
中学校园里的未成年人来访者是否应该签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知情同意书...
1、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心理咨询教师必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并,为来访者保守秘密,不得公开来访者的资料。在向来访者说明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心理咨询教师还应该向来访者说明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3、年龄在8到16周岁的未成年人,签订纯获利益的协议是有效的,其余协议还是需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后才有效。已经年满16周岁,只要协议没有其他效力瑕疵的,协议就是有效的。
4、第六条 感情限定的原则 咨访关系的确立和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咨询者和来访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但这也是有限度的。来自来访者的劝诱和要求,即便是好意的,也是应该予以拒绝的。
5、一定要及时和监护人沟通联系。 因为学校心理老师在咨询中面对的主要是未成年的青少年,所以在咨询过程中一定要取得其监护人的配合支持。并且经常保持和他们的沟通联系。
6、在咨询开始时,咨询师应告知来访者保密原则及保密的例外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当因专业工作需要在案例讨论或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中***用心理咨询的案例时,应隐去可能会辨认出来访者的相关信息。
中小学心理辅导过程中须严格遵循保密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该原则指导我们在学校心理辅导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仅要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动态考查,而且对问题的解决和效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个别化对待原则。
后果将不堪设想;(3)三位来访学生均要求以严格保密为前提,咨访双方存在着保密、诚信的问题;(4)三个案例中的心理教师都处于两难的尴尬地步,保密原则遇到新挑战。
保密的原则:心理咨询中最为重要的原则,既是咨询者与来访者确立的信任关系的前提也是心理咨询顺利开展的基础。信赖性的原则:咨询人员应该以尊重、信任、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努力建立信赖关系。
心理咨询是否安全心理咨询是否安全?
1、网上心理咨询是一种相对新兴的咨询方式,它的确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网上心理咨询师都是骗人的。首先,网上心理咨询需要进行网络技术支持和保障,以保证咨询的安全和保密性。
2、然后, 和心理咨询师一道,去建立一种依恋关系,安全的。说一句大大的实话, 心理咨询,发生疗效的是咨询关系,而不是的技术和经验。
3、这并不是代表着心理咨询师不负责任或是想故意钓你花钱咨询,心病的治疗不同于一般躯体疾病的治疗,它是无形且特殊的。
4、有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唐敏认为,亲友的安慰、理解、批评、指导、说教等也能帮助心理受到困扰的人,但不能解决核心的问题。
心理咨询需要签订保密协议
1、未成年心理咨询的保密协议与签署人有关。未成年人在接受心理咨询之前,需要与心理咨询师或机构签署保密协议。
2、心理咨询保密协议书 心理咨询师本着尊重、保护来访者个人隐私的态度,对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都将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
3、不会。心理咨询室通常会与学生签署保密协议,客户的信息和隐私将得到妥善保护,心理咨询师不会向学校或其他不相关的人员透露客户在咨询中谈论的内容。
4、你好,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的保密例外,有,比方说来访者有***动机,并且有***企图,这一定是需要报警的。第二就是说来访者有吸食毒品的行为。
5、保密协议肯定是要签的。只不过他们真的是否有职业道德就很难说了。
6、可以用写故事的方式来分享,但严禁直接公布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对话原文,以及来访者说过的原话,需要学习咨询录音的学员也必须签署保密协议,并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展开学习,严禁事后讨论案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tfrtc.com/post/1935.html发布于 2024-01-25